9月28日在线配资门户投资,李阳“家暴女儿”名誉侵权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在社交平台上发文,称李阳“家暴”侵权案一审胜诉!
周兆成律师发文:作为李阳“家暴女儿”名誉侵权案代理律师,在经历长达三年的“恶意诋毁”与“网络暴力围剿”下,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终于迎来与前妻指控“家暴女儿”侵权一案的重大反转——李阳胜诉了!
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一审判决李阳终于赢了!对李阳来说不仅仅是他个人名誉的胜利,更是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网络法治课。
首先,是李阳名誉的司法澄清。判决书明确认定,李阳前妻发布的“李阳暴力殴打子女”等言论无充分证据支撑、与事实不符,构成名誉侵权。这相当于以法律权威击碎了曾覆盖超4千万播放量的不实言论。此前,这些言论引发的“家暴男”等负面评价,几乎颠覆公众对李阳“疯狂英语创始人、英语教育实践者”的认知,而判决为李阳提供了最强力的事实背书,让李阳能够再次勇敢地向学员、合作伙伴、社会公众澄清真相,重建已遭破坏的个人声誉。
其次,是李阳精神损害的实质慰藉。侵权内容引发的网络暴力曾让李阳精神重创,痛不欲生,判决要求前妻在涉案账号连续72小时发布《致歉声明》实在是正义彰显。精神损害抚慰金虽数额有限,但本质上是法律对其精神痛苦的认可——明确李阳的伤害并非“公众人物应承受的监督”,而是他人违法侵权的结果,帮助李阳逐步走出舆论阴影。
再者,是李阳教育事业的止损与重启。“疯狂英语”是李阳近30年的心血,侵权事件直接导致大量学员退费、商业合作解约,品牌因“不实指控”面临生存危机。判决明确切断不实言论与品牌的不当关联,让李阳还能继续推进“在中国普及英文、向世界传播中文”的教育初心。
最后,是李阳个人权利的法律确认。作为公众人物,李阳虽需承受更多社会监督,但判决清晰界定了“监督”与“侵权”的边界——即使涉及家暴、未成年人保护等公共议题,他人也不能虚构事实诋毁其权益;李阳前妻以“受害者”名义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,仍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因此,这次胜诉不仅是李阳个人名誉保卫战的胜利,更是为所有被网暴困扰的名人和企业树立一个“教科书级”维权案例,那就是当你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袭击时,唯有拿起法律的武器,才可以进行最有力的反击。面对网暴,一定要相信法律才是最可靠的铠甲与最锋利的武器。
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,2011年,前妻Kim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庭暴力,并发布了数张照片作为证据。
2013年2月3日,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认定李阳的家庭暴力行为成立,准予Kim与李阳离婚,3个女儿由Kim抚养,由李阳支付每人每年10万元的抚养费,直到她们满18周岁为止;另外,李阳要向Kim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、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。同时,法院宣判前还依Kim申请作出为期3个月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。
为什么坚持起诉前妻,李阳称,我发现只有通过法律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,因为中美文化差异用语言是说不清的。按照中国人的观点来说,一般自家人之间的事通过和谈解决,但是我和她这件事用和谈的方式很难解决。
2021年8月,李阳前妻曾指控他“家暴女儿”,但李阳对此进行了否认。李阳的代理律师回应称,李阳认为前妻指控他“家暴女儿”存在“严重失实”,该说法系双方在女儿“教育方式上存在误解”所致。
极目新闻综合@周兆成律师、极目新闻此前报道、中国新闻周刊等
(来源:极目新闻综合)
网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